凯龙是啥酒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凯龙是啥酒 > 新闻动态 > 日美谈判破裂,美方没想到除抛售美债外,日方还留有一大后手

日美谈判破裂,美方没想到除抛售美债外,日方还留有一大后手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02

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“关注”,方便讨论和分享,为了回馈您的支持,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

东京街头的樱花刚谢,美日两国的 “兄弟情” 就跟着变了天,一边是政客们在镜头前碰杯,说什么 “牢不可破的同盟”,另一边会议室里文件摔在桌上的声音,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。

谁能想到,那个当年被美国按在地上签《广场协议》的日本,如今敢在谈判桌上拍桌子走人?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,日本手里还攥着一张能让美国心跳加速的王牌,1.1 万亿美债,这场表面笑嘻嘻的盟友博弈,究竟藏着多少刀光剑影?

话说美日这两轮贸易谈判,简直像极了一场精心编排的反转剧,一开始日本还揣着 “自家兄弟好说话” 的心思,想着凭多年 “小弟” 身份讨个关税豁免。

毕竟美国汽车加征 25% 关税,相当于每辆雷克萨斯要多掏 3.5 万人民币,丰田工厂都放话要裁 8000 人了,可美国压根没把这当回事,第一轮谈判直接甩来 42 页纸,又是让买 700 亿美国货,又是要求汽车零关税。

甚至还管起日本跟谁做生意,暗示 “少跟中国走太近”,这哪是谈判,分明是拿着刀叉来分日本的蛋糕。

日本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,第二轮带着 “买农产品、不抛美债” 的诚意去了,结果美国连个台阶都不给,反而加码要开放 97% 的农产品关税,还要多掏 90% 的驻日美军费用。

这下日本彻底火了,代表赤泽亮谈着谈着直接摔门走人,财务大臣加藤胜信更是不留情面:“当我们是慈善机构吗?每月 27 亿的美债利息,美国眼里还有没有盟友?”

这话听着耳熟,30 年前《广场协议》的屈辱还刻在日本课本里,如今美国想再来一次 “广场 2.0”,日本这次没打算忍。

最狠的是美国没看透,日本手里的美债可不是普通的投资,作为美债第一大海外债主,日本只要动点抛售的念头,华尔街就得抖三抖,更别说美国 6 月还有 5.8 万亿美债到期,正愁没人接盘。

日本这时候亮明 “抛不抛债看你态度”,等于捏住了美国的钱袋子,以前日本对美国唯唯诺诺,是觉得有大哥罩着安全,现在发现大哥眼里只有利益,什么 “亲密盟友”,在关税大棒和霸权逻辑面前,不过是张能撕的纸。

这一轮交锋,撕开的不只是谈判桌的裂痕,更是美日关系的转折点,当日本第一次敢当庭甩脸色,当 “联合中国抛售美债” 从传言变成谈判筹码,美国才惊觉那个任人拿捏的小弟,早就从《广场协议》的阴影里走出来了。

可问题来了,日本这次硬气的底气,仅仅是手里的美债吗?背后还有哪些藏着的杀招,正在悄悄改变亚太的棋局?

要说日本这次反制,那真是打蛇打七寸,招招戳美国痛处,先说金融这手棋,日本财务省跟算准了似的,单月抛 600 亿美债,外汇储备里的美元占比从 63% 直接砍到 58%,换来的钱全买了黄金,3 个月囤了 87 吨,创下冷战后最大购金潮。

更绝的是玩起了 “暗箱操作”,一边在公开市场抛售,一边通过开曼群岛的基金悄悄接盘折价美债,高抛低吸赚差价的同时,还把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哄抬到 5.8%。

美国财政部算过账,日本每抛 100 亿,美国每年就得再多掏 3 亿利息,这哪是抛售,分明是拿着手术刀给美国经济放血。

产业这边更是杀得美国措手不及,汽车业直接玩起 “乾坤大挪移”,本田把电动车生产线搬到武汉,日产花 180 亿跟宁德时代绑定电池订单,丰田更绝,把出口美国的车型改成右舵卖去英国。

单辆车能省 50 万日元关税,腾出的产能全去搞东南亚电动三轮车,半导体领域更狠,索尼 PS6 的核心处理器居然用了中芯国际的 14nm 工艺,东芝把 40% 的产能搬到中国。

日本政府还偷偷改了《外汇法》,允许出口 28nm 芯片设备,这技术美国还在死死封锁呢,日本倒好,直接给中国递了把钥匙。

有人可能觉得奇怪,日本这么搞,不怕美国报复吗?其实日本早就算透了:美国汽车产业离不开日本的技术,硅谷更离不开日本的半导体材料,全球 20% 的半导体材料捏在日本手里,信越化学要是断供光刻胶,台积电的厂子都得停工。

再说了,日本超市里美国农产品份额从 28% 跌到 19%,中国果蔬占了 15%,连啤酒厂都改用新疆大麦,成本降了客人还更喜欢,美国在日本市场的存在感,正跟着关税一起缩水。

这场经济战,日本玩的是 “伤敌一千自损八百” 的狠招,但背后藏着 30 年的憋屈,当年《广场协议》让日元暴贬,日本制造业被洗劫一空,现在不过是把当年的剧本倒过来演:

你加关税?我就转移产能;你卡技术?我就找新伙伴;你靠美债薅羊毛?我就掀了你的债市桌子,当美国还沉浸在霸权美梦里,日本已经明白,在绝对的利益面前,没有永远的盟友,只有永远的博弈。

聊完经济战,咱们再看看军事这盘棋,以前美国在日本驻军,说是 “保护”,实则像个赖着不走的租客,不仅不交房租,还让房东倒贴钱。

现在日本不干了,你要我分担 90% 的驻日美军费用?行啊,先把 F-35 战机的 “特别维护费” 结了,每架 800 万美金,24 架就是 1.92 亿。

这招软刀子捅得妙,美军基地运营成本直接涨了 37%,五角大楼的账本一下子红了眼,更绝的是,日本海上自卫队说取消联合反潜演习就取消,理由就俩字:没钱,潜台词分明是:“以前你说往东我不敢往西,现在我得先顾自己腰包。”

但真正让美国后背发凉的,是日本藏着的 “技术獠牙”,你以为日本还靠买美国武器过日子?错了,“心神” 隐形战机悄悄量产了,性能直逼 F-35,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全是自家研发,能挂 12 枚导弹在天上打转。

“苍龙” 级潜艇更厉害,升级了 AIP 系统,静音到 95 分贝以下,在水里能躲 3 周不露头,美国反潜机想找它,跟大海捞针似的。

最扎眼的是 “出云” 级航母,以前叫直升机驱逐舰,现在装上 F-35B 战机,摇身一变成为东亚第一艘 “准航母”,这分明是在告诉美国:“我的舰队,以后自己说了算。”

还有更狠的招儿藏在茨城县的蓝色厂房里,48 吨钚,足够造 6000 枚核弹头,日本官方说用于发电,但美国军控专家心里清楚。

当年美国用《广场协议》让日本制造业归零,现在日本用核电重启计划省出 23 亿美金/年的天然气进口费,这钱刚好补上抛售美债的缺口,你玩经济霸权,我就玩战略威慑,扯平了。

这一系列动作,说白了是日本在算一笔 “安全账”:靠美国保护,就得永远当小弟;自己攥紧技术和武力,才能挺直腰杆。

当美国发现驻日美军基地周边开始出现中文广告牌,当冲绳的导弹射程悄悄覆盖台海,才惊觉那个被自己手把手带大的 “小弟”,早已在军事自主的路上越走越远。



Powered by 凯龙是啥酒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